直播购物别跟风 江苏省消保委发布618消费提示
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(王国丰 史晔 记者薛庆元)618年中大促来袭,直播各大平台和商家积极备战,购物推出了一系列促销优惠活动,别跟布消消费者也表现出了极大的风江费提购物热情,消费潜力再一次被激发。苏省示6月17日,消保江苏省消保委发布消费提示,直播欢畅购物的购物同时也需理性分析,擦亮双眼。别跟布消
“群分享”需辨别,风江费提购买渠道要正规。苏省示现在消费者会在“社区群”“朋友群”“小区群”以及被拉入的消保所谓“折扣群”等群消息中收到很多商家或个人推送的商品信息或分享链接,消费者应谨慎选择“群分享”、直播代购、购物朋友圈等购物方式,别跟布消仔细了解商品信息与发货渠道,应通过正规平台,选择信誉度好、资质全的商家购买,避免遇到退货和售后没有保障等问题。
面对直播保持理性,跟风购买需思虑。随着消费方式的转变,“直播购物”“网红带货”已成为时下新型商业模式,消费者在体验多样购物方式的同时,应保持购物理智,下单前了解清楚主播推荐商品的来源、功能、质量和效果,勿盲目跟风购买,勿通过私下交易方式购买商品。
凑单有学问,促销规则读仔细。为了满减,免不了要凑单。但是促销方式五花八门,“满200减20”还是“满300减30”,消费者应了解清楚再凑单。同时,应仔细了解平台和商家的优惠规则,了解适用的范围和时效,是否有时间、支付方式等使用门槛。一些商家借购物节玩起“先涨后降”套路,以促销名义表面让利,实则清库存,甚至售卖质量较差商品,消费者应甄别仔细。
保留凭证好习惯,保护权益应及时。相关购物凭证是消费者在与经营者产生纠纷时维权的最有力证据,消费者留存好相关的聊天记录、商家承诺内容、购物单据、订单信息等,便于产生纠纷时进行维权。直播购物可以截屏页面或者保存主播承诺等直播视频。一旦自身权益受到损害,及时向12315、消保委或其他相关部门投诉举报。
责任编辑:24
- [2025-05-16 02:10] 5·19中国旅游日:“食”刻出发 寻味城市心跳
- [2025-05-16 01:59] 农业社会化服务助力丰收
- [2025-05-16 01:54] 扫码点餐暗藏“套路” 江苏省消保委呼吁保留人工服务
- [2025-05-16 01:35] 3份婴幼儿食品涉嫌非法添加 涉及“纽贝乐”“小葵花”等品牌
- [2025-05-16 01:28] 侗歌婉转 蜡染多彩 侗寨迎客来
- [2025-05-16 01:24] 安徽省印发通知 做好粮油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
- [2025-05-16 01:13] 福州实现中国质量奖零的突破
- [2025-05-16 01:08] 辽宁首张“先证后核”食品经营许可证发放
- [2025-05-16 01:06] 浙江发布2024年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状况白皮书
- [2025-05-16 00:54] 火锅店使用回收食品作原料 四川公布13起 “铁拳”行动典型案件
- [2025-05-16 00:43] 格式合同侵权 投诉量暴增 川渝消委会联合约谈“联联周边游”
- [2025-05-16 00:30] 城乡织密“文化网络” 全民共享“文化大餐”
- [2025-05-16 00:25] 聚焦进博会
- [2025-05-16 00:22] 浙江省消保委发布禁塑令调查体验评价报告 替代产品接受程度有待提高
- [2025-05-16 00:03] 湖北消委会发布首张消费侵权“黑榜” 8家企业被曝光
- [2025-05-16 00:02] 苏州市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承诺商户破6万家
- [2025-05-16 00:00] 合肥:“万企”纷至沓来 助力“万村”振兴
- [2025-05-15 23:46] 40万买到“二手车” 法院判决经销商“退一赔三”
- [2025-05-15 23:35] 城乡织密“文化网络” 全民共享“文化大餐”
- [2025-05-15 23:32] 黄牛肉“变身”牛肉粒 “银发族”出游当心低价陷阱